很多人费尽心思,在社交活动里找能帮自己事业一把的“大人物”。不过,当2021年这位著名企业家的晚宴照被媒体发出来后,大家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变了。原来,大家以前想的那些人脉关系,可能没那么神通广大。
1946年夏天,上海的小弄堂里传来了一个婴儿的哭声,那就是曹德旺。曹家在上海永安百货是个大户人家,所以曹德旺小时候过得挺滋润。但世事难料,曹家后来还是决定离开上海的热闹,回到老家福建去了。
曹家决定搬家的日子到了,全家都准备好了,大大小小的东西都仔细地装进了包裹里。一想到马上就要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,曹德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。
他们决定搭乘一艘很高级的游轮去福建玩,而把所有的东西和钱财都放在了另外一艘专门运货的大船上。
不过,邮轮顺顺利利到了福建之后,载着曹家全部家当的那艘货船却没了动静。大家等得心急如焚时,传来了一个吓人的消息——那货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难,已经沉到海底去了。
这消息来得太突然,曹家一下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,所有的钱、东西还有那些美好回忆,眨眼间就什么都没了。这不光是丢了好多东西那么简单,更让全家人心里都特别难受。从那以后,曹家的日子就再也没像以前那么风光了,他们从富裕落到了困难的境地。
曹德旺9岁那年踏进了校门,可家里头经济紧张,到了14岁,他只好离开了学校。即便这样,他也没放弃学习,总是揣着哥哥的老课本,放牛的时候就拿出来看。
16岁那年,为了养家糊口,他就和老爸一起卖起了烟丝。他长得瘦小,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,这反而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,因为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孩子书包里会藏着啥。可后来,管烟丝的人慢慢地多,规矩也慢慢变得严,他们只好改行卖水果了。
为了让水果保持新鲜,曹德旺和他爸爸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,骑着车跑50多公里路,到批发商业市场买上大约300斤的水果,然后运回家乡去卖。可这么辛苦地忙活一天,也就只能赚个三块钱。
因为长时间干重活加上吃得不好,曹德旺慢慢的变瘦。他妈妈每次看到他这样,心里都特别难受。不过,就是这些经历,让曹德旺变得特别坚强和执着。
和老爸一起打拼的那段时光,他从老爸和其他做生意的人身上,学到了好多商场上的门道,这些是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宝贵经验。
曹德旺长大成人后,就按照家人的愿望成了家,接着盘算起过日子的事儿。为了让家里日子过得更好些,他打算试着做做木耳生意。
那时候,木耳买卖特别红火,他因此赚了不少钱。可是,随着他越做越大,慢慢就被监管部门盯上了。
那时候,做“买卖投机”的事儿是犯法的,曹德旺就摊上了这种事儿。他买的木耳全给没收了,还挨了顿警告。这样一来,他就没法再做买卖了,只好出门打工挣钱。
1976年,30岁的曹德旺来到了陷入经营难关的福清高山镇异形玻璃厂,做起了采购的工作。这是他头一回和玻璃行业打交道。
六年的时间里,他进一步探索了玻璃制造的每个流程,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。之后,他做出了一个决定,那就是承包下这家玻璃厂。那时候,谁也没料到,这个决定会让他日后成为“玻璃大王”。
到了20世纪80年代,改革开放越搞越红火,商业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。大家纷纷开始创业做生意,这事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会受到政治上的阻拦了。
在那个时候,1984年,曹德旺38岁,他拿出自己所有的钱做保证,和异形玻璃厂一起联手干了起来。
这次联手意味着福建省有了第一家私人合办的工厂,曹德旺占了其中一半的股份。靠着他高明的经营手段,那一年,曹德旺就赚到了20多万块钱的纯利润,从此成为了一名企业家。
到了1985年,因为中国开始经济开放,老百姓慢慢见到了进口的汽车。不过,大家买了这些高档的进口车后,才发现原来配套的进口车玻璃价格非常高。
曹德旺是个聪明的商人,他拿到了上海耀华玻璃厂的老设备图纸,然后把这些设备成功地组装起来,没过多久,就开启了一条专门生产汽车玻璃的生产线。
曹德旺的生意很快就走上了快速的提升的道路。到了1987年,他拉上其他十一个合伙人一起创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,这标志着他们正式进军汽车玻璃制造行业。
在接下来的十年里,福耀公司通过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,快速地发展,一下子就变成了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,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%。而且,在1990年,他们还开始把产品卖到国外去了。
九十年代,福耀瞅准了中国长期资金市场变革的好时机,顺利变身为一家股份制企业。到了1993年,它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了,股票代码是600660,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上市企业中的一员。
2000年初的时候,曹德旺带头的团队花了1亿人民币,成功突破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反倾销难关,他们还是头一个向美国商务部打官司的中国公司,为国家赢得了脸面。
后来,福耀玻璃因为一直不断研发新技术,和宝马、宾利、奔驰这些大牌车企有了紧密的合作,成为了全世界汽车玻璃制造业的佼佼者,排在前四名。
2005年,福耀玻璃和德国奥迪达成了供应汽车玻璃的合约。曹德旺直说,福耀之所以能成功,就是靠“一心一意、认真做事、坚持到底”才有了现在的成就。
最近两年,曹德旺在一个大型企业家聚会上的表现被大家看到后,“你该不会是真的了解你拥有的人脉?”这一个话题就成了很多人热议的重点。
那张照片里,曹德旺跟其他忙着聊天的企业家大不一样。在那么热闹的场合,他就专心吃自己的饭,好多人都想找他说话、跟他碰杯,可都被曹德旺的保镖给挡回去了。
这张照片流传开后,有人开玩笑说他是“实打实的吃货”,因为他总是不停地吃饭,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吃饭原则和本分,外界怎么干扰都不管用。
其实,曹德旺不太热衷于多交朋友,因为他明白社会复杂且纷扰多,他更喜欢把精力放在做公益上。听说,他为慈善捐了好多钱,总共有几十亿呢。
曹德旺反映出来的,不光是他对待生活的方式,还有他的人生小窍门:“真正的财富不是靠物质,而是靠内心”。当你变得足够强大和优秀,那些真心实意的朋友和人脉,自然就会来找你。
在电视剧《小欢喜》里头,有句话特别耐人寻味:“真正的人脉,不是说你认识了一大堆人,而是看你有多少人愿意主动跟你攀关系。真正的影响力,不是你老往别人面前凑,而是别人看到你的名片就找上门来。最有价值的,不是你求了多少人帮你,而是有多少人会自动来帮你。”
曹德旺就是这样一位大家都想找他合作的商界大佬。他从来不显摆自己认识很多人,也不会看不起别人,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做玻璃生意的。大家尊重他,是因为他的产品质量过硬,而不是因为他在宴会上跟谁握了手、笑了笑。
因此,与其费心去混那些表面的社交场,不如好好提高个人的专业本事。很多成功人士在出名之前,都是低调行事,一门心思地打磨自己的作品和事业。
曹德旺也是这样过来的,在他的事业红火起来之前,几乎没人听说过他的名字和他的辉煌成就。
那么,我们常说的“人际关系网”究竟是真的能派上用场的资源,还是只是我们对成功人士的一种误解呢?
其实,在做生意的时候,大家往往都想认识新朋友,扩大自己的人脉圈,这是很常见的。不过呢,也有些人为了让自己在单位里看起来更厉害,可能会借用别人的名声来给自己贴金。这样一来,别人就可能误以为他们后台硬、人脉广。
同时呢,有些成功的人并不爱显摆自己的人际关系。他们做事很低调,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找关系帮忙。所以,想要完全摸清他们的社交圈子到底有多广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。
对大多数人来说,在这种多变的商业环境里,没必要拼命去巴结那些所谓的人脉。真正的关系得靠信任和共同的理念来维系。咱们得多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和本事,别光想着靠人脉。毕竟,真正的成功还是得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努力。
有这么一句话,“不管开不开得灿烂,花儿始终是花儿”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没必要非得去巴结什么“关系网”,顺其自然就好,关键是要好好提高个人。